一批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项目完成签约!浦东城市更新工作持续推进

 人参与 | 时间:2025-11-01 11:05:09


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

“在这里已住了50多年,批不浦东这次改造政府政策这么好,成套城市持续对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居民来说也是职工住宅一个改善的机会。”居民张根荣表示。改造更新工作

日前,项目浦东城市更新工作又有新进展:大团镇城市更新四个项目全部完成签约,完成125户居民迎来“优居”新生活;川沙新镇“南市街”不成套住宅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全部签约工作,签约签约率达到100%。推进

浦东新区积极推进城市更新和“两旧一村”改造工作,批不浦东提升居民生活质量,成套城市持续改善区域环境风貌。职工住宅通过新区建交委、改造更新工作新区城市更新中心和相关部门以及川沙新镇、项目大团镇等各方共同努力,完成这批项目顺利清盘,签约不仅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,更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居宜居的需求,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。

据悉,今年以来,浦东新区大力推进小梁薄板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工作,通过拆除重建、公益性抽户等方式,推进启动13个项目,涉及居民超过1000户。

多个项目完成签约,125户居民实现“优居梦”

居民张根荣所居住的朝阳新村7号,正是今年大团镇城市更新中的“小梁薄板”不成套住宅项目之一。记者获悉,截至9月底,大团镇城市更新四个项目全部完成签约。其中,北大新村3号、朝阳新村6-7号、2025年农民集中居住(第一批)项目均较全年计划提前三个月圆满收官,125户居民迎来“优居”新生活。

朝阳新村6-7号项目共计31户。房屋建于上世纪60年代,为两层楼的住宅,楼道狭窄,层高只有2.5米左右,部分居民的房间里还可以看到一块块小梁薄板拼成的楼板。由于建成年代早,存在房屋结构老化、公共空间逼仄等问题,急需实施改造。居民中老年人比例较高,应对安全隐患的能力相对薄弱,此次改造工作精准呼应了居民迫切的生活需求。

围绕居民关心的问题,大团镇编制了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“十问十答”,确保政策解读“标准统一、公开透明”,为签约工作奠定群众基础。大团镇北大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宇介绍,朝阳新村这次签约中涉及房屋出租的居民较多,情况比较复杂,居委会配合相关各方加强政策宣传,做好居民的答疑解惑,助力项目顺利签约。

本次农民集中居住项目第一批签约共涉及20产农户,房屋主要位于该镇域高压线范围。该项目的顺利推进,既保障了农户的居住安全与生活品质,又集约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,有效优化了乡村整体风貌。

大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各方通力协作下,2个月内三个地块涉及小梁薄板的城市更新项目完成签约。大团镇涉及城市更新改造的户数还剩400多户,将按计划逐步推进完成。

115户100%签约,又一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清盘

川沙新镇这一“小梁薄板”不成套住宅改造项目位于南市街,涉及南市街45弄、47弄、49弄的四栋房屋,共115户居民,签约率达到100%。签约完成意味着这批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小梁薄板、不成套住房和无卫生设施的“老大难”房屋,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
据了解,这些房屋建于1970-1973年,均为不成套国有公房,最小的一户只有8平方米。房屋结构老旧,墙面和楼板渗水严重,厨房、卫生间需多人合用,空间狭窄。在被列入市级不成套“小梁薄板”房屋改造点位并完成签约后,居民们的居住条件将得到明显改善。

居民黄先生住在45弄9号已经有37年。从门洞走进去,左右两边各一扇门。推门进去,里面3间房子住了3户人家,房间外是3户的合用厨房。黄先生的房子只有14.2平方米。由于面积太小,儿子、儿媳只得另外借房子住。“主要是房子太挤,且设施需要合用,这次改造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的条件也能得到改善。”黄先生表示。


作为川沙新镇第二个不成套职工住宅更新改造项目,此次改造充分借鉴了此前“兰芬堂”项目的经验。从前期的排摸、资料收集,到评估、公示等,各环节紧密衔接。相关部门与社区居委密切配合,提前谋划,最终仅用6天时间便完成全部签约任务。

川沙新镇“南市街”不成套职工住宅更新改造项目经理严竟成介绍,征收事务所于今年7月进驻项目,面对面解答居民疑问,耐心宣讲相关政策。由于当地居住的老人较多,相关部门、单位积极帮助老人寻找合适房源,解决他们在寻找房子时遇到的困难,得到了居民们认可,在3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实现了签约。

项目的顺利清盘,既是改善民生的务实之举,也是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一步。据悉,未来改造完成后的地块将主要用于公益服务,为居民创造更宜居、更美好的生活环境。

上观号作者:浦东观察

顶: 3踩: 366